这个框架强调了情境配置如何与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从而创造出允许或阻止大学校园性侵犯的条件。
世界上最大的心理科学资助者之一正在采取新措施遏制科学领域的性骚扰。
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兴趣水平投射到未来的伴侣身上。这一事实似乎解释了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会误解伴侣的性兴趣。
一项旨在了解在工作场所性骚扰下属的男性的研究表明,这些人能够说服自己,他们不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目前卷入性骚扰丑闻的知名男性令人震惊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心理学研究中得到解释,这些研究表明,权力与同情心减弱之间存在联系。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显示,男性在看完物化和贬低女性的电视节目后,更愿意做出性胁迫行为。
自我物化程度高的女性并不比不自我物化的女性更愿意或更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